• 中国航海学会召开航运强国建设峰会
    来源:中国航海学会2023-07-12 10:51:57

    中国航海学会召开航运强国建设峰会

    坚持绿色低碳智能创新 推动航运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实现高水平航海科技自立自强协同机制

    7月11日下午,航运强国建设峰会于2023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期间在河北省沧州市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付绪银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主持会议。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交通运输部原部长李盛霖,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翁孟勇,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快递协会会长高宏峰先生,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亲善大使徐祖远,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任茂东,中远海运集团原董事长许立荣,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严新平、胡亚安出席会议并参加研讨。相关大型企业、协会、科研院所、航海学会分支机构、地方航海学会等代表和中国航海智库部分特约研究员参加会议。

    增强使命感 做强航运业

    付绪银强调,要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总体部署和统领下,在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中,把握好航运强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六个方面做强航运业:即基础设施强、创新能力强、行业治理强、服务保障强、绿色转型强、安全发展强,努力实现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为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发挥应有作用。

    何建中强调,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航运强国建设的认识,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机制,中国航海学会将牵头与业内大型企业、科研院校、相关协会共同签约建立推进实现高水平航海科技自立自强协同机制,形成聚贤汇智、学术策源、创新自信、交流互鉴、凝聚合力的多方融合交流平台,并为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和交通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建言献策。三是要进一步突出主题,围绕航运强国建设中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发展难题加强研究,比如加强对港口自动化技术标准的研究、规范,以降低技术应用成本,提高我国港口竞争力;四是要进一步推广创新成果,制定智能航运技术应用行动计划,做好试验场、法律法规、保障措施配套,消除智能航运发展制约因素助推航海数字化转型升级;五是要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 打好组合拳

    出席峰会的交通运输部老领导,针对航运强国建设中的短板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黄镇东表示,加强航运强国建设要把一些中国式现代化标志性工程、短板工程加快付诸实施;要提高行业主管部门服务水平,抓好实体经济发展;要悉心听取实业企业的意见建议,解决难点、痛点问题,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李盛霖提出要进一步重视航运数字化的转型。智能航运离不开航运的数字化转型,建议航海学会进一步做研究,向政府部门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并形成完善的数字化标准的推进机制。他还建议高度重视中国古代水运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以此来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成为航运强国建设的重要的力量源泉。

    翁孟勇表示,新能源船舶发展方面需要加快出台配套标准规范,加强行业监管,消除潜在风险。在新能源船舶用能方式上,目前正在推动多种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在实践中也出现一些建成后运营难等问题,建议主攻纯电动力。特别是加强新能源船舶应用技术研究,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统一规划指导,全国重点实验室担起重任。

    高宏峰提出,邮轮产业发展是我国在航运领域的短板。虽然近年来我国邮轮产业发展迅速,但差距仍然较大。建议加强顶层设计,避免邮轮母港等设施的重复建设,加大邮轮产业人才培育力度。

    徐祖远表示,建设航运强国要在机制上打好组合拳,在发展目标上聚焦重点,找准突破口,努力形成航运强国建设的国际国内“大合唱”。

    瞄准绿色低碳智能 形成“中国标准”

    与会专家学者聚焦绿色低碳智能航运发展新趋势,畅所欲言。严新平院士指出,当前我国内河航运发展落后于公路、铁路,是长江经济带、生态发展和双循环经济发展急需发展的领域。主要不足体现在内河船舶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缓慢;航道设施新基建条件薄弱;运输组织和服务效率效益不高;科研创新投入不足等。他建议,以新一代航运系统的技术需求为统领,推动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实现一批典型场景绿色智能内航运装备和系统示范应用,实现以“岸基运控为主、船端值守为辅”为标志的内河新一代航运系统运输模式;进一步落实去年五部委发布的我国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发展指导意见,形成“央地联动、部际合作”工作机制,明确发展路径,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引领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胡亚安院士建议高度重视新能源船舶的运营监管。他认为,当前新能源船舶设计标准规范不配套、设计技术还存不成熟的地方。政府部门应统筹规划指导。

    上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表示,绿色、智慧是当今港航发展方向。我国智慧港口建设已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慧绿色港口。中国港口协会将致力于不断提升中国港口绿色智慧水平:鼓励引导主要港口和相关单位搭建智慧绿色港口研究平台,解决我国港口绿色智慧发展痛点、堵点;积极向政府建言,加大对港航绿色发展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合理规划我国港口绿色能源加注布局;形成全球绿色港口建设的“中国方案”“中国标准”,并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标准的交流与合作。

    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原主任徐国毅提出,建设航运强国,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搭建合作平台,形成合力。二要加强航运强国相关人才培养,包括高素质船员队伍、科研队伍、管理队伍、检验队伍等。三要形成航运强国的文化,唤醒蓝色基因,形成适合航运强国建设的文化氛围。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总经理宋春风提出,为了更好地服务航运强国建设,协会将支持《海上保险波塞冬原则》,积极承保新能源船舶;支持数字化发展,支持和推广区块链提单,承保航运保赔网络风险;重视协会自身数字化发展,赋能协会防损能力和水平,为我国航运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保驾护航。

    加快智能航运发展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就加快智能航运技术研发应用,筑牢航运强国建设根基做主题发言。他表示,我国在智能航运系统顶层设计研究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但还存在研发与产业发展目标结合不紧,缺乏有效规划,对于智能航行的变革性技术特性认识不足等问题,他建议在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面向政府、行业、企业从多角度具体谋划“十五五”、“十六五”智能航运发展的行动方案。重视智能航运技术研发应用生态系统的建设,启动智能航行科学实验设施建设工程。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书斌在主题演讲中提出,我国港口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但在区域和政策体系协同方面尚显不足,绿色低碳能源供应的主体作用不够,技术路径和创新体系尚需完善,绿色低碳发展在行业中的引领性作用不突出。他建议:进一步推动区域港口群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推动以港口为关键枢纽的全供应链绿色低碳协同发展;推动以清洁低碳港口能源体系为核心的减污降碳协同发展;推动港口绿色低碳技术和标准国际国内协同发展。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孙玉清在主题演讲中提出,我国船舶低碳发展总体上存在船舶减排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不足、替代燃料供需僵局尚需政策干预、航运碳税应对解决方案有待加强等问题,他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通过下游需求引领船舶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推动上游能源行业转型发展;加大船舶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力度,并设立财政专项基金支持保障推进碳达峰研发、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开展对欧盟航运碳税立法进程和制度内容的跟踪研究、评估对中国航运和贸易的影响;注重对口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